肺癌易感基因检测及分析方法研究
研究背景
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据癌症之首,是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。研究证明,肺癌发病是遗传因素(人体内在因素)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环境因素主要包括:吸烟、空气污染、重金属污染、放射性物质等对人的作用。遗传因素主要是指与肺癌相关的易感基因,这些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参与细胞分化、细胞迁移、DNA损伤修复、解毒功能等。当其中某些基因功能异常(即携带疾病易感基因),并且人体长期暴露在某些环境因素下,肺癌发生风险则会显著升高。
根据多项PRS相关研究发现,将各项风险因素加权,并考虑更多相关但是效应值(OR值)不太高的SNPs,可以获得更准确的PRS统计结果,评分越高,肺癌遗传风险也越高。
因此,创建适合中国人群肺癌易感基因的有效检测方法和PRS评分系统,尽可能多的纳入肺癌风险相关的SNPs并考虑可量化的环境因素(即吸烟),是降低肺癌发生率行之有效的预测手段。
研究方法
使用Fluidigm微流控96.96矩阵芯片,通过4色荧光实现一个反应孔检测2个SNPs,最终实现200以内的遗传性肺癌相关SNPs的检测,达到更加全面的位点覆盖。
建立适用于中国人群的PRS评分系统,并添加可量化的环境因素(即吸烟),获得个体水平的风险评分,为个体疾病预防起到精准的提示作用。
研究成果
通过自主研发,已获得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:一种唾液采集装置,同时已申请1项实用新型专利:基因检测用样本归纳架。
本研究通过大样本量的测试,积累了基于中国人群的大量有价值的肺癌易感基因位点相关数据,随着样本量的增加,OR值通过矫正,使PRS结果更加精准和有效,最终实现自动化分析流程。
本项目研究成果已上市,能够为肺癌高危人群提供详细的风险评估,同时指导他们进行肺癌早筛,尽可能提高肺癌早期发现率与5年生存率。
在肺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迁移,目前已成功研发出乳腺癌、胃癌以及结直肠癌的PRS风险评估,对于指导癌症早筛具有重要意义。